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师介绍

吉日木图

发布时间: 2011-11-12 17:21

吉日木图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邮箱:yeluotuo1999@vip.163.com  

 

吉日木图教授,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乳制品生物技术与加工工程。  

兼任国际双峰驼学会理事长、中国畜牧业协会骆驼分会会长、内蒙古骆驼研究院院长、中蒙联合分子实验室主任。主编出版了《双峰驼与双峰驼乳》、《神秘的骆驼乳》、《驼乳营养医学》、《神奇的骆驼与糖尿病》、《骆驼产品与生物技术》《软饮料学》、《乳与乳制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等多部教材与专著。  

20年来主要从事骆驼基因组、转录组、驼乳产品研发、驼乳理化特性及其医疗作用的研究,并在双峰驼遗传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驼奶化妆品的开发、骆驼宝克研究、骆驼胎盘等领域的研究始终走在前列,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目前本团队在研项目有骆驼基因组、宏基因组、转录组方面的研究;骆驼乳对治疗糖尿病、肾病、肝硬化等疾病方面的作用;骆驼油对风湿病的治疗作用的研究;双峰驼乳免疫球蛋白G及重链抗体的分离纯化鉴定技术;以及骆驼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等课题。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等多项科技项目,项目总金额达到三千万元。  

以吉日木图教授领衔的内蒙古骆驼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5月,依托国内外骆驼知名专家的科研课题,围绕骆驼基因组学、产品研发、疾病防治、文化传承发展、骆驼特色旅游开发、骆驼饲草料种植和研发等方面进行重点科研攻关。长期与英国诺丁汉大学、俄罗斯卡尔梅克大学、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大学、澳大利亚大学、蒙古国科技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来自国内外双峰驼及单峰驼主要产区的科研院校进行科学合作。目前,内蒙古骆驼研究院已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并于2015年7月申请成立了“骆驼与骆驼产品开发研究团队”,其成员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的乳制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的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内蒙古骆驼研究院研究员、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研究人员以及新疆畜牧科学院研究员组成;本团队力争创造国内创新、领先、先进的科研成果。  

此外,在2016年2月22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揭牌成立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高分子应用联合实验室,吉日木图教授任该实验室主任一职。“中蒙生物高分子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是内蒙古自治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蒙古国建立的首家高分子应用研究实验室。这一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高分子应用工程学科,联合开展国际前沿的高分子应用科学问题研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且勇于创新的科研人员以及高水平的卓越工程师。目前该实验室以引进大量的先进的分子实验仪器、并已成功的培训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人员8名;出版一本骆驼与糖尿病书籍;研究开发两种产品、取得两项产品专利。  

吉日木图教授是中国骆驼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2013年获得俄罗斯农业部自然科学奖和内蒙古草原英才。2015年获得蒙古骆驼科技贡献奖。目前,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nimal Genetics, BMCGenomics, Dairy Science, Milchwissenschaf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并获得多项专利。2012年完成了世界首例双峰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和破译工作,并此项研究成果在Nature子刊Nature connumications上作为封面文章在线发表。此成果使得我校在2013年英国著名杂志《自然》评出的自然出版指数中国前100强单位中名列第52位中排名第5位。  

近期主要发表论文:  

1. Jirimutu,Zhen Wang, Guohui Ding, He Meng, et al. Genome sequences of wild and domesticbactrian came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2, 1-8.  

2. Peng Cui, Rimutu Ji, Feng Ding, Dan Qi, Hongwei Gao, He Meng, Jun Yu,SongnianHu, and Heping Zhang. A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 of the wildtwo-humped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 ferus): an evolutionary history ofcamelidae. BMC Genomics, 2007, 8(241):1-10.  

3. R. Ji, P. Cui, F. Ding, J. Geng, H. Gao, H. Zhang, J. Yu, S. Hu and H. Meng.Monophyletic Origin of Domestic Bactrian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 and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tant Wild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ferus), Animal Genetics, 2009, 40: 377-382.  

4.Jirimutu, Jiancai Li,Mohammad S. Alam, Haiping Li, Mingruo Guo and Heping Zhang. Fatty Acid andProtein Profiles, and Mineral Contents of Wild Bactrian Camel (Camelusbactrianus ferus) in Mongolia,Milchwissenschaft,2010, 65 (1): 21-25.

5. Zhang H, Yao J, Zhao, D Liu, H Li, Guo M. Chang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Alxa Bactrian camel milk during lactation. J Dairy Sci,2005, 88:3402-3410.  

 

 

上一条:孟和毕力格 下一条:郭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