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光明日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构建“1126”党建体系 赋能高质量发展

添加时间:2025-10-16 来源: 编辑:王彩霞 浏览次数:

10月16日,《光明日报》刊发我院专题报道《构建“1126”党建体系 赋能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构建“1126”党建体系 赋能高质量发展

陈永福 庄霞 葛飞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学科特色优势,以“高质量党建+三全育人体系”“高质量党建+一流学科建设”为双脉络,实施党建领航、“石榴籽”护航、英才启航、强师续航、科技远航和服务助航六大行动,构建“1126”党建工作体系,促进党建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深度融合,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实施党建领航行动

  理论武装筑基。学院通过严格制度保障学、聚焦需求精准学、创新载体生动学等举措,开展“五个一”学习活动,提升师生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思政案例《一株乳酸菌的科技强国梦》,入选内蒙古新时代伟大实践精品教学资源。

  组织建设强基。学院积极培育样板支部,博士生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加强阵地建设,挂牌“食光筑梦”党建工作室,建成“党员之家”。

  从严治党固基。学院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等关键领域,建立科研经费分层审核制度。通过“日常监督+专项检查+群众监督”的多维监督体系,营造崇尚廉政的良好风气。

  建章立制夯基。学院党委先后制(修)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等20余项制度,切实提升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实施“石榴籽”护航行动

  打造“食代同心圆”校园文化品牌。学院积极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知识竞赛,举办事迹报告会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组建高水平智库专家团队。建立定期咨询制度、调研合作机制,举办“党外专家学科发展建言论坛”,搭建与地方政府、产业界、科研机构交流合作的平台。

实施英才启航行动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学院加强师德素养培育、完善长效激励机制、深化管理服务协同,通过开展“育人之星”评选,进行“党建+学业+就业”一站式服务,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人能力。

  以全流程覆盖为关键。学院围绕学生“入学—培养—毕业”全周期,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素养、实践技能、职业规划深度融合,形成“阶段衔接、层层递进”的育人链条。

  以多维度协同为支撑。学院通过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网络育人等途径,开展校园饮食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格局。

实施强师续航行动

  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实施“靶向引才+本土培育”双轨计划,培育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优秀团队4支、省部级团队7支;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提升师资素养。学院教师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人,“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8人次、“草原英才”13 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获得者7人。

实施科技远航行动

  “党建+科研”双轮驱动。学院锚定乳酸菌资源开发、乳肉制品精深加工两大核心领域,自“十四五”以来承担科研任务227项,总经费1.6亿元。

  党建赋能基础创新。学院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与基因组数据库,搭建基因组大数据智能筛选平台;相关成果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200余篇(含《自然·微生物学》等)、出版专著12部、授权发明专利56件。

  打造成果转化标杆。学院深化与科拓生物、蒙牛、三主粮等企业合作,推动16项专利成果实现转化,总金额达2866万元。

实施服务助航行动

  搭建合作平台。学院推行“揭榜挂帅”模式,组建74家企事业单位参与的产学研董事会,挂靠学科的国际学会1个、国家二级和省级学会3个。

  开展多维培训。学院完成8次国际培训,为222名学员提供技术指导,涉及33个国家;开展10余次行业培训,培训农牧民5000余人次。

  推进科普宣传。学院以党建为纽带,依托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等平台开展科普活动,覆盖自治区12个盟市,惠及50余万人次。    

  

下一条:【科创先行】我院第十九届科创中心纳新答辩暨换届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