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实施“红领人才”培育工程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添加时间:2025-10-20 来源: 编辑:王彩霞 浏览次数:

10月15日,中国网发布我院庄霞、葛飞署名文章《实施“红领人才”培育工程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系统思维和全局视野,精心构建并持续优化“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全链条、闭环式的人才发展生态,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一、铸魂强基,学深悟透争做“四有”好老师

学院党委始终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将其视为“红领人才”培育工程的灵魂工程和基础工程。

(一)构建三级联动学习体系。学院党委着力构建并不断夯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层层传导、全员覆盖的理论学习体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头雁效应”,各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将理论学习与教学科研实际紧密结合,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广大党员教师则通过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创新五位一体学习模式。 学院积极探索并实践“个人学、集体议、专家讲、榜样带、实践悟”五位一体的立体化、沉浸式学习模式。“个人学”强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打牢思想根基;“集体议”通过教研室研讨、支部交流等形式,深化理解认识;“专家讲”定期邀请校内外知名理论专家、党史研究学者、道德模范等举办高水平讲座报告;“榜样带”选树和宣传身边的师德标兵、育人楷模;“实践悟”则组织教师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重点企业、红色教育基地,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接触社会实际的生动实践中,强化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学院着力打造“青年向党・逐梦新程”微党课品牌,

鼓励青年党员教师结合专业特长和成长经历,用青年视角、青年语言讲述党的理论、传播正能量,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深度挖掘学科专业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制作的思政案例《一株乳酸菌的科技强国梦》,该案例已成功入选内蒙古新时代伟大实践精品教学资源。

二、战略引领,发挥头雁效应驱动集群发展

学院党委注重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头雁”引领作用和战略科学家的凝聚效应,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

(一)明确科研主攻方向。学院围绕关于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引导广大教师将科研工作与国家需要、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以张和平教授等领军人才为代表,聚焦乳酸菌种质资源保护、挖掘与开发利用等优势特色科研方向,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上持续发力,切实将科技创新的势能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二)强化典型选树氛围。学院通过优秀教师典型的挖掘、选树、表彰和宣传工作,构建起常态化、多层次、广覆盖的荣誉体系。通过设立院级荣誉称号、推荐参评更高层次奖项、利用官网官微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先进事迹等方式,让潜心育人、科研报国的优秀教师成为全院师生尊崇学习的榜样。

(三)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在战略引领和头雁带动下,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1位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功获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人;涌现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一批代表国内一流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产生了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等一批先进个人典型。在此基础上,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农业农村部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团队项目,标志着学院在优势学科领域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集群。

三、厚植沃土,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青年人才是是教师队伍中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学院党委倾心打造适宜青年人才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和良好生态。

(一)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学院系统性、常态化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教学技能工作坊、前沿学术研讨会、跨学科交流沙龙等,帮助青年教师打磨教学基本功,跟踪学术前沿,拓展科研视野。同时,组织教师节庆祝大会、新教师入职宣誓、老教师荣休仪式等重要活动,增强了新进教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感。

(二)重视科研融入与团队协作。学院利用已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启动支持计划”,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保障;鼓励并制度性保障青年教师融入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科研大团队,在重大项目中承担任务、锻炼能力,缩短青年人才的成长周期,加速了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术影响力的形成。

(三)创新优化引育机制。近五年来,学院人才引进与培育工作结出丰硕成果。成功从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毕业生22名,在内生培养方面,已有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实现了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的连续突破;3人入选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显示出青年人才深厚的创新潜力。2025年,学院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达到16项,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占9项,创历史新高。

实施“红领人才”培育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学院党委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一流师资队伍,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服务国家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供稿人:庄霞 葛飞)

上一条:【学院活动】我院举办“食力青春·趣味同行”趣味运动会

下一条:【学院活动】梅花集团赴我院举办2025年硕博研究生专场招聘宣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