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精进 成就非凡】自治区奖学金获得者——刘中欣
添加时间:2025-10-27 来源: 编辑:王彩霞 浏览次数:
时光荏苒,逐光而行的人终会光芒万丈。在求学路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以勤奋为笔,以坚持为墨,在知识的殿堂里书写着卓越的篇章。今日,我院新闻中心采访到自治区奖学金获得者刘中欣。
刘中欣,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食安一班。荣获2023级党的民族理论知识竞赛三等奖、内蒙古农业大学第35届金马杯文艺汇演三等奖、2022-2023学年度自治区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5次、校级单项奖学金两次、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优秀团干部”、校级“三好学生”。
采访问答
你是怎样坚持自主学习的呢?
说实话,要让“坚持”这两个字贯穿我的学习过程,对我来说有点困难。对我来说,更贴切的可能是“找到兴趣”和“养成习惯”。首先,我不会把学习看成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会先找明白“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从中找到我的兴趣点并为自己设定清晰的长短期目标,比如,长期目标是掌握一门课程来做一个自己的项目,短期目标就是本周要学完某个章节。当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景时,内在的动力就会强很多。 其次,我会固定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比如每天去图书馆学习2小时,巩固当天的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你用什么方法处理学习中的压力?
我认为“学习和压力焦虑常常是共生的,并且是一个普遍现象,每个人多少都会焦虑,适当的压力可能会使我们更认真的想要完成好当下的任务,但是过度压力和焦虑会产生副作用。当我感到特别焦虑时,我通常会停下来,想明白压力的具体来源是某门课的考试?还是一个复杂的大作业?然后把它分解成若干个更小的步骤并尝试去解决它。当发现巨大的困难被拆解成一系列可解决的小问题时,焦虑感就会大大降低。 其次,我会停下手头的任务,花10-20分钟去听听歌或在校园里转一转,等放松下来在认真投入到学习中。
你如何利用碎片时间有效学习?
我通常会用吃饭时间看一些课程讲解视频,把当天未搞懂的知识点吃透,其次我也会在碎片时间用APP背几个单词,长期下来也会有一定的积累。我认为碎片学习对我更像“知识补漏”:比如课堂没吃透的概念,利用碎片时间看不同老师的讲解视频,能帮我快速理解;长期积累下来,还能拓宽知识面。
大学中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我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平衡好学生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由于大学前三年一直有从事学生工作,所以也会担心二者平衡不好。三年里我会用“优先级划分+时间预排”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以“周计划表”为核心载体:梳理一周内的固定安排,将课程、部门例会、既定工作时段等标注为“不可动时间”,清晰划分出时间板块;随后,把计划表中剩余的空白时段,集中分配给学习任务与作业完成。另外,我还学会了与部门其他同学沟通协商,在不影响彼此学习的情况下共同完成工作。
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积累与沉淀;每一段成长的足迹,都闪耀着坚持与热爱的光芒。奖学金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前行的激励。愿这份拼搏精神能传递给更多追光者,以榜样为灯,以奋斗为翼,在各自的领域里乘风破浪,遇见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