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熠明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青春的旋律因理想而激昂,成长的画卷因理想而绚丽多彩。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以理想为笔,饱蘸青春的热血,绘就成长画卷;以理想为舟,冲破挫折的惊涛强浪,到达成功彼岸。
添加时间:2025-10-26 来源: 编辑:王彩霞 浏览次数:
罗曼·罗兰有言:“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诚哉斯言。理想的明灯始终指引我们向前,个人的理想与他人的榜样作用就如闪耀的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我院新闻中心采访到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熠明。
2023级食品2班,中共预备党员
第十四届挑战杯校级特等奖、内蒙古农业大学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级一般项目和院级重点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优秀奖、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
采访问答
问: 备考或推进科创项目时,有没有遇到过瓶颈期?你是如何调整心态、突破困境的?
当然。在面对该困难时首先应保持平和心态,坚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在备考过程中,可以从老师发放的资料以及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入手进行复习;在科研过程中,则可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想法,并积极采纳导师的建议,同时进行深入思考。
问: 平衡专业压力和课余生活时,你有哪些“快速回血”的小方法(比如时间分配、心态调节)?
在时间分配上,我会采用“1小时专注+10分钟放松”的循环模式:例如在处理专业任务(如文献阅读、撰写实验报告)时,每专注一小时,便安排十分钟进行简单拉伸或补充水果,以避免疲劳累积。在心态调节上,我会提醒自己接受“不完美”,例如允许实验数据存在误差、报告初稿不够完善,并告诉自己“先完成再优化”,从而避免因追求极致而陷入焦虑。
问: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若想未来冲击这类奖项,你建议从哪些方面提前规划和积累?
在我看来可以从三个方面着重入手,在学习方面,首先要确保成绩稳定,尤其是在大一阶段,应扎实学好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科研方面,可以先了解自身的研究兴趣所在,再主动联系相关领域的导师,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能力。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加入一到两个感兴趣的学校组织,这不仅能丰富社会经历,还能提升自身能力。
问: 在高强度的学习和科研之余,你会通过哪些具体的生活方式调节状态、放松自己?这些小习惯是否也间接帮你保持了高效的学习节奏?
在放松身心方面,我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例如打羽毛球、乒乓球,或者看一部电影,暂时脱离当下的困扰。这些方式都能帮助我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科研中的挑战。
李熠明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青春的旋律因理想而激昂,成长的画卷因理想而绚丽多彩。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以理想为笔,饱蘸青春的热血,绘就成长画卷;以理想为舟,冲破挫折的惊涛强浪,到达成功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