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平
添加时间:2024-12-26 来源: 编辑: 浏览次数:
张和平,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资助,入选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就
围绕乳酸菌领域潜心耕耘三十余年,在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数据库建设、优良种质资源挖掘、加工核心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带领团队先后从亚洲、欧洲、非洲等六大洲46个国家分离鉴定、保藏乳酸菌55,328株,建成了全球藏量最大、种类最全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被列为首批国家饲料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乳杆菌属等8个属289个模式菌株基因组,明确了乳酸菌适应生态位发生还原性衰退的演化规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基因组数据库。创建了国际领先的乳酸菌高通量智能筛选技术,筛选出近百余株适用于多场景应用的优良菌株,在此基础上攻克了乳酸菌代谢流调控培养和细胞损伤靶向保护工程技术,解决了我国优良乳酸菌匮乏的问题。
结合内蒙古显著的区域特色和丰富的资源基础,实现了乳酸菌在健康食品、乳品加工和动物养殖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阐明了乳酸菌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发挥功能的新通路、新机制,研制出调节菌群、改善过敏、缓解压力等适合国人的功能配方。揭示了发酵乳中乳酸菌互作共生机制,创建了高活性益生菌发酵乳加工技术,解决了发酵乳中益生菌活菌数低和稳定性差的技术难题。明确了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快速增殖产生乳酸和苯乳酸等代谢产物,抑制酵母、霉菌等有害微生物繁殖的作用机制,研制出适用于苜蓿、玉米等青贮和生物饲料的发酵剂。阐明了肠道菌群失衡引发奶牛乳腺炎、乳酸菌上调肠道中短链脂肪酸促进仔猪生长、加速鸡肠道菌群成熟的作用机制,研制出用于畜禽养殖的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益适优”“冠益乳”“优益C”“瘤胃邦”和“青贮邦”等系列产品,已经在多家乳品企业、食药企业和养殖企业得到全面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学术论文、科技奖励和荣誉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t Microbiol、Nat Commun和Sci Bull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9篇,连续5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2023,排名第一;2009,排名第四)、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培养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万人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7人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1人。
团队和平台建设
带领团队创建了乳酸菌筛选与乳品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6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带领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教育部、科技部和农业部创新团队。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代表国家水平的乳酸菌研究团队,为内蒙古乃至全国乳酸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下一条: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