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C/06/C2/69BB0E32A2A70CC884FDC7885A7_19127715_3B39A.jpeg)
张和平,男,汉族,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副会长。
张和平长期从事乳酸菌资源的功能挖掘与开发利用。
人物经历
1965年2月26日,张和平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
1982年—1986年,就读于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学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6年—1989年,就读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7月起,任教于内蒙古农牧学院。
1991年,晋升为讲师。
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9年,被聘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9年—2001年,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2002年,晋升为教授。
2003年,被聘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3年,任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3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
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5年,任乳酸菌筛选与乳品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
2016年,任奶制品加工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9年,任乳酸菌与发酵乳制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2022年,任国家饲料微生物种质资源库负责人。
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截止2024年12月,张和平带领团队累计从全球46个国家采集自然发酵乳制品等样品6663份,从中分离、鉴定和保藏了55328株乳酸菌菌株,覆盖乳酸菌物种的95%以上,成为全球藏量最大、种类最全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为我国乳酸菌开发利用提供了核心资源。依托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张和平团队于2018年启动了“乳酸菌万株基因组计划”,创建了集乳酸菌基因组数据与功能研究于一体的共享平台——iLABdb数据库。数据库破解8.5万余个乳酸菌基因组,首创性地整合菌种资源、基因组信息、临床试验数据等指标对乳酸菌进行高效挖掘,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力为乳酸菌产学研开发利用搭建“数据桥梁”,为精准高效发掘乳酸菌新功能和新应用提供大模型数据平台。发明了乳酸菌人工智能高通量筛选平台,筛选准确度提升至97.77%。筛选出具有维持肠道菌群稳态、调节免疫、缓解腹泻等16类功能性乳酸菌104株,其中干酪乳杆菌Zhang等89株得到产业化应用,在北京科拓生物、蒙牛乳业、中国圣牧等87家企业实现转化和应用,解决了我国筛选技术落后、缺乏优良乳酸菌菌株的难题。
学术论著
截至2024年12月,张和平主编学术专著6部,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t Microbiol、Nat Commun和Sci Bull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49篇。
专利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张和平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2件。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24年12月,张和平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2023,1/10;2009,4/10)、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2015),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内蒙古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等科技奖励。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24年12月,张和平培养青年骨干教师25人,博士生65人、硕士生167人,包括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青、1名万人领军人才、1名青年长江学者、3名国家优青等。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2009年 | 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 |
2010年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2013年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
2013年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2014年 | 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
2015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
2015年 | 全国先进工作者 |
2015年 | 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 |
2017年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 |
2019年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
2022年 | 内蒙古2021年度十大经济人物——特殊贡献大奖 |
- | 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科技创新奖 |